艺术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艺术文学 > 大明小学生 > 第四百二十五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

第四百二十五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

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(第1/2页)
  
  及到次日,秦德威将陈凤与许谷喊过来,痛心疾首的说:“我们掌握的五人名单,已经泄露出去了!”
  
  陈凤与许谷对视一眼,都很不好意思的。秦德威这两个多月基本上足不出户,但他们两个可没少出去交游。
  
  谁又没个知交好友呢?所以就发生了类似于“我有个秘密告诉你,你不许转告给别人”的情况。
  
  不过两人又不是身份敏感的大佬,传播范围没有那么广,问题也没那么严重吧?哪次考试前没有点流言?
  
  而且秦德威当初没强调过保密,他们也很懂事的没有说明来源。
  
  又听到秦德威说:“关键在于,听说这个名单被锦衣卫官校获知,上奏天子了!”
  
  雾草!陈凤、许谷这才吃了一惊,如果名单捅到天子面前,那问题可就复杂了,很可能五人全都弃而不用了。
  
  但秦德威却转忧为喜的说:“但我想过后,这反而是好事啊!”
  
  陈凤许谷:“......”
  
  作为南京士子,早习惯了跟不上秦德威思路的感觉,所以什么也不用想了,等秦德威自己说明吧。
  
  果然听到秦德威解释说:“当初我们一开始,拿到的是最有可能的八人名单,后来缩减成了更有可能的五人。
  
  如果这五人都被排除掉了,那么剩下的三个人里,岂不是肯定要出现主考官了?”
  
  陈凤和许谷两人又不傻,听到这里,立刻恍然大悟。
  
  五人变成了三人,范围进一步缩减,似乎真是好事啊!
  
  再回想起来,莫非你秦板桥当初就是故意的?
  
  难怪有了八人名单后,你秦德威又要缩减成五人,还不想保密,原来是进一步的排除法!
  
  秦德威又从内室搬出了一叠本子,“剩下的三个大翰林分别是董玘、蔡昂、姚涞。
  
  会试也没几天了,这里有三位翰林的文章和讲义,我们起抓紧时间一起揣摩剖析!”
  
  从嘉靖十一年开始,徐妙璇利用邻居张学士关系,一直在帮秦德威抄写翰苑内部资料,重点肯定是那些资深大翰林的本子。
  
  陈凤和许谷也喜形于色,时至今日,终于看到了中式的希望,不愧是算无遗策的秦德威!
  
  著名金陵隐士许隆私下里对儿子许谷说过,其实秦德威最擅长的就是带人躺赢,只要当好工具人不捣乱就行。
  
  老人的智慧果然没错,去了京师跟着秦德威混就行了。一个好汉三个帮,秦德威纵然是天纵之才,以后一样需要乡党帮衬的。
  
  却说徐妙璟从秦德威这里领了任务,次日就去了东厂。
  
  厂公秦太监阅览着手里的奏疏草稿,沉吟不语,他一看就知道,这手笔根本就不像是徐妙璟的。
  
  在徐妙璟的交际圈里,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,只有一个!
  
  还以为你这小儿安安分分当了两个月乌龟,真打算老老实实考试了。
  
  结果临近考试没几天了,突然又甩出这么一件幺蛾子。
  
  虽然秦太监因为信息不足,没明白其中具体思路,但隐约也能看出,某人必定是为了圈定主考官人选作文章。
  
  这样敏感的情报,东厂是绝对不能隐匿不报的。所以秦太监犹豫的是,在上报的同时,要不要帮忙发挥一下?
  
  他同样知道,今年对某人来说未必是好时机,主要原因在于,殿试最终名次是由阁部院大臣来操纵的。
  
  而当前张孚敬还是首辅,霍韬汪鋐那些人还都在朝,某人就算过了会试,殿试上也不会有好名次。
  
  痴儿何苦啊,要是真被打成三甲末尾的进士,可就太鸡肋了。
  
  想到最后,秦太监叹一声“儿孙自有儿孙福”,就下定了决心。
  
  然后对徐妙璟说:“你这封奏疏不必经由通政司了,我亲自择机呈交给皇上,该你的功劳也少不了你的。”
  
  此后又过了几天,日期已经到了嘉靖十四年的二月二日。
  
  春天正式到来,皇帝的经筵恢复了。
  
  所谓经筵,简单的解释就是翰苑词臣给皇帝讲课,这也是翰林官为什么地位尊贵的原因之一。
  
  然后内阁、六部、科道的重臣也会列席,在旁边一起听。但相对于翰林官,阁部院大臣在经筵上只能算配角。
  
  青少年时期的嘉靖皇帝,还是很勤奋好学的,对经史都有浓厚的钻研兴趣。
  
  不然的话,在大礼议问题上,他拿什么跟大臣吵架?
  
  所以嘉靖二十年以前,皇帝经筵制度还是比较正常的进行,没有荒废,还有翰林因为讲课质量不行被嘉靖皇帝处分的。
  
  嘉靖十四年二月二的这次经筵,尤其重要,因为二月初九就是会试开考的日子了,而主考官还没有定下。
  
  也许在这次经筵上,皇帝看谁顺眼,就点谁当主考了呢?
  
  翰林们谁不想当会试主考官?一下子收二三百名进士门生,官场上还有几件能比这更美的事情?
  
  所以在本次经筵上,文华殿里的翰苑词臣们都格外卖力气。
  
  无论是负责讲课的,还是负责答疑的,亦或是负责翻书的,全都使尽了浑身解数。
  
  当然,这一切和张潮张学士没关系,他只是站在人群里打酱油的。天子面前露脸的事情,轮不到他这个冷板凳老扑街。
  
  在文华殿列席的其他大臣们冷眼旁观,也在心里默默的做着评估。
  
  不过嘉靖皇帝向来心思难测,他到底会选定哪个翰林当主考,谁也不敢说能猜准。
  
  一个时辰后的中场歇息时间,皇帝暂时退下休憩,大臣们就三三两两的闲聊。
  
 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霍韬找上吏部天官夏言,试探说:“听说那姓秦的金陵小儿侥幸中了乡试,这次也来赶考了,你说他能否连中?”
  
  夏言轻笑几声道:“你一个部院大臣,为何如此关注一个小儿?”
  
  潜台词暗指霍韬心胸不宽,还在记仇。
  
  霍韬也半是讽刺,半是威胁的说:“哪像你夏桂洲啊,江西来的大才太多了,所以对于别人,你就关注不过来了吧?”
  
  潜台词就是,你夏言如果想顺利关照江西老乡,那其他闲事就少管了。
  
  夏言不以为然的道:“会试也不是你霍韬说了算。”
  
  霍韬冷哼道:“那就再看看。”
  
  其实霍韬在私下里,曾经向皇帝推荐了左春坊左谕德江汝璧,但霍韬不知道皇帝怎么想的,一样没把握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 凡人修仙传 沧元图